主题
思维机制:内部推理与 ReAct 方法
本节将深入探讨 AI 智能体的内部运作机制——其推理与规划能力。我们将解析智能体如何通过内部对话分析信息,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步骤,并决策下一步行动。同时介绍 ReAct 方法,是一种鼓励模型在行动前"逐步思考"的提示技术。
什么是思维(Thought)?
思维(Thought) 代表着智能体解决任务的内部推理与规划过程。
这利用了智能体的大型语言模型 LLM 能力来分析其 prompt 中的信息。
可将其视为智能体的 内部对话,在此过程中它会考量当前任务并制定应对策略。
💡 核心作用
智能体的思维负责获取当前观察结果,并决定下一步应采取的行动。
通过这一过程,智能体能够:
- 🧩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、更易管理的步骤
- 🤔 反思过往经验
- 🔄 根据新信息持续调整计划
思维模式类型
以下是常见思维模式的示例:
| 思维类型 | 示例 |
|---|---|
| 规划 | "我需要将任务分解为三步:1.收集数据 2.分析趋势 3.生成报告" |
| 分析 | "根据错误信息,问题似乎出在数据库连接参数" |
| 决策 | "考虑到用户的预算限制,应推荐中端选项" |
| 问题解决 | "优化此代码需先进行性能分析定位瓶颈" |
| 记忆整合 | "用户先前提到偏好 Python,因此我将提供 Python 示例" |
| 自我反思 | "上次方法效果不佳,应尝试不同策略" |
| 目标设定 | "完成此任务需先确定验收标准" |
| 优先级排序 | "在添加新功能前应先修复安全漏洞" |
ReAct 方法
核心概念
核心方法是 ReAct 方法,即"推理"(Reasoning/Think)与"行动"(Action)的结合。
ReAct 是一种简单的提示技术,在让 LLM 解码后续 token 前添加 "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思考" 的提示。
工作原理
加载图表中...
通过提示模型 "逐步思考",可以引导解码过程生成计划而非直接输出最终解决方案,因为模型被鼓励将问题分解为子任务。
这种方法使模型能够更详细地考虑各个子步骤,通常比直接生成最终方案产生更少错误。
ReAct 示例对比
❌ 直接回答:无思考,无工具(容易出错)
用户:求 13% × (120 + 5^2)
AI:答:19(容易被四舍五入或心算误差影响)⚠️ CoT:只“思考”(可能对,也可能翻车)
用户:求 13% × (120 + 5^2)
AI 思考:
5^2 = 25;
120 + 25 = 145;
13% 是 0.13;
0.13 × 145 = 18.85。
AI 答:18.85
(这次对了,但在长链路或小数问题上,LLM 仍可能算错)✅ ReAct 方法:思考 + 调用 calculator 工具(计算器)(更准确)
用户:求 13% × (120 + 5^2)
AI(思考):先算括号,再乘百分比以确保无误差。
AI(动作):calculator.evaluate("0.13 * (120 + 5**2)")
Tool(观察):18.85
AI(思考):得到精确结果。
AI(最终答案)= 18.85现代推理策略的发展
现在推理策略受到广泛关注,这体现在 Deepseek R1 或 OpenAI 的 o1 等模型的开发中。
这些模型经过微调,被训练为"先思考再回答"。
思考标记系统
它们通过特殊标记(<thought> 和 </thought>)来界定思考部分:
xml
<thought>
先算括号,再乘百分比以确保无误差。
我需要执行工具计算:calculator.evaluate("0.13 * (120 + 5**2)")
结果为:18.85
</thought>
最后答案:18.85这不仅是类似 ReAct 的提示技巧,更是通过分析数千个示范案例,让模型学习生成这些思考段的训练方法。
演进对比
加载图表中...
🎯 实践应用
在代码中实现 ReAct
python
def react_prompt(user_question):
return f"""
问题:{user_question}
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思考这个问题:
思考:我需要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素... (分析问题, 制定计划)
行动:基于分析,我将采取... (使用工具, 执行动作)
观察:执行结果显示... (根据观察结果, 调整计划, 进行下一步:判断再次执行动作还是给出最终答案)
请按照这个格式来回答。
"""提示模板示例
你是一个有用的 AI 助手。对于每个问题,请遵循以下格式:
思考:[分析问题,制定计划]
行动:[描述你将采取的具体步骤][使用工具, 执行动作]
观察:[评估结果,决定下一步](根据观察结果, 调整计划, 进行下一步:判断再次执行动作还是给出最终答案)
如果问题复杂,重复思考 - 行动 - 观察 循环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。🔍 深入理解
思维过程的重要性
- 错误减少:逐步推理减少了跳跃性错误
- 可解释性:用户可以理解 AI 的推理过程
- 可调试性:开发者可以识别推理链中的问题
- 可信度:透明的思考过程增加用户信任